《道德經(jīng)》里講:“萬物之始,大道至簡,衍化至繁?!?/span>
你越復(fù)雜,世界就越復(fù)雜,簡單行事,方能成事。
真正厲害的人,不為欲望迷眼,不被物質(zhì)羈絆,懂得篩選去繁,活得通透簡單。
年輕時,總以為擁有越多就越幸福,千方百計去占有得到。
殊不知,欲望填不滿內(nèi)心的空虛,反而會帶來更多負擔(dān)。
柳宗元有一篇文章叫《蝜蝂傳》。
蝜蝂是一種喜歡背東西的小蟲子,它在爬行時,無論遇到什么,都會抓取過來背在身上。漸漸地,它背上的東西越來越多,即使自己已經(jīng)筋疲力盡了,也不肯停下。
最終,它被身上的重擔(dān)給活活壓死了。
人間走一趟,真正需要的東西少之又少。
周國平說:“一個人只要肯約束自己的欲望,滿足于過比較簡單的生活,生命的疆域會更加寬闊?!?/span>
生活的本質(zhì),本就是刪繁就簡存真,內(nèi)心豐盈充實,就是過活好一生的精神食糧。
生命這場旅程,本身并不苦,苦的是貪欲太多;人心,本身并不累,累的是思慮過度。
誘發(fā)精神內(nèi)耗的一個重要原因便是想太多。
凡事想太多,除了給自己帶來無盡的折磨,并無其他益處。
路走得太多,疼的是腳;人想得太多,累的是心。
想要把持好人生,就要有穩(wěn)定的心態(tài)。
內(nèi)心安然,方能處變不驚;內(nèi)心純粹,才能瀟灑自在。
古人云:“世上本無事,庸人自擾之?!?/span>
要知道,未來是走出來的,而不是想出來的。
與其思慮過多,不如腳踏實地,在具體的行動中,獲得內(nèi)心的安定,找到真正的自我。
生活中,每個人都少不了與人來往、和人相交。
這些人組成一個圈,圍繞在我們身邊,復(fù)雜的圈子人情來往、名利相牽,把人越纏越緊,容易讓人身心疲憊。
與誰相遇是機遇,和誰深交卻是選擇。
和簡單的人來往,才能真正做自己,才會有一個簡單自在的人生。
一切去繁就簡之后,會發(fā)現(xiàn)原來生活可以如此自在。
舍掉那些多余的社交圈,與簡單純真的人往來交談,這個過程本身就是一種修煉。
有句話說:“小時候,幸福是一件簡單的事;長大后,簡單就是一件幸福的事?!?/span>
圈子復(fù)雜了,生活也就復(fù)雜了,人情世故盤根錯節(jié),就很難靜下心來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。
圈子在精不在寬,干凈舒心最是可貴,不必費心經(jīng)營,不用耗神猜忌。
在簡單的圈子里,保有一顆干凈的靈魂,為心靈排遣負累,才會充滿力量、自在前行。